【诗意】
诗人登上了高耸的鹳雀楼,远眺黄河,感慨万千。黄河波涛汹涌,如同银河一般。夕阳西下,光线照耀在河面上,反射出金光。河边的农田和村庄一片繁忙,人们正在劳动,耕作和收获。诗人不禁想起古代的帝王和英雄,他们在黄河边写下了千古绝唱,创造了辉煌的功业。如今,他们都已逝去,只留下这雄伟的鹳雀楼,供后人瞻仰和凭吊。
【注释】
1. 白日:太阳。
2. 依山:沿着山。
3.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九省区,最后注入渤海。
4. 入海流:黄河最后注入渤海,所以说入海流。
5. 欲穷千里目:想要把千里之外的景色都看遍。
6. 更上一层楼:登上更高的楼层,以看得更远。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怀古的诗。诗人登上了高耸的鹳雀楼,远眺黄河,感慨万千。黄河波涛汹涌,如同银河一般。夕阳西下,光线照耀在河面上,反射出金光。河边的农田和村庄一片繁忙,人们正在劳动,耕作和收获。诗人不禁想起古代的帝王和英雄,他们在黄河边写下了千古绝唱,创造了辉煌的功业。如今,他们都已逝去,只留下这雄伟的鹳雀楼,供后人瞻仰和凭吊。
【作者简介】
王之涣,字季凌,并州晋阳人,生于唐朝初年。他早年以功名自许,但仕途不顺,曾任县尉、州司户参军等职。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王之涣奉命出使边塞,途经蒲州,登上了鹳雀楼。有感于此,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登鹳雀楼》。此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开阔,是唐诗中的一首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