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李白在登临湖北省武昌市的黄鹤楼后,本就怀着壮志难酬的思绪,看到浩浩长江,更加激发起他浓浓的乡愁。于是写下了《登鹤雀楼》这首诗。诗的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表达了作者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遗憾和对古往今来变幻莫测的世事发出的感慨。
李白诗中的黄鹤取典自《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亲各分散,黄鹤何可追”和《楚辞·招隐士》“吾将上下而求索兮,饮余马于咸池。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中的黄鹤。也是《列仙传》中汉阳江上的黄鹤楼的化身。黄鹤楼自东汉起即为名楼,传说三国时,有一位仙人骑着黄鹤飞抵此楼,赋诗一首后,乘鹤而去,此楼故名“黄鹤楼”。
李白诗中的黄鹤是指仙人骑的那只仙鹤,仙人骑鹤远去,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这句是李白远望远处的长江而陷入沉思时发出的感慨。白云千百年来一直飘荡在空中,它见证了人类的兴衰变迁、历史的沧桑变换。然而,一切都已经逝去,只留下了白云仍在空中悠悠地飘荡着。就像李白自己,他功名未就,壮志未酬,看着白云却不能随着它远去。
因此,李白借黄鹤和白云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古往今来兴衰变迁、人生无常的感叹。
黄鹤一去不复返,表示李白对神仙黄鹤不复再来的遗憾,也暗示仙人所代表的那个清净无为、无所拘束的理想世界的不可企及和可望不可及的 melancholy 情调。白云千载空悠悠,李白借白云来表达悠悠的历史和人生之无尽无穷,也表达身处其间的渺小与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