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诗词歌赋中,“登高”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重要主题,许多诗人词客都会通过登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志向。
所谓登高,顾名思义,就是登上高处,鸟瞰周围的景色。登高可以让人开阔视野,心胸宽广,从而产生许多美好的诗意。
登高的诗眼,是指诗中能够体现登高意境的诗句,它就像眼睛一样,将登高的景色和情感展现在读者面前。
登高的诗眼,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景物描写:登高的诗眼,往往会描写登高所见到的景物,这些景物既可以是壮丽雄伟的山川河流,也可以是秀丽雅致的花草树木。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登高的壮阔或幽静。
情感抒发:登高的诗眼,往往会抒发登高时产生的情感。这些情感既可以是豪迈激昂的,也可以是忧伤感怀的。诗人通过对情感的抒发,让读者感受到登高的豪情或忧伤。
寄托志向:登高的诗眼,往往会寄托登高者的志向。这些志向既可以是建功立业的壮志,也可以是归隐山林的闲情。诗人通过对志向的寄托,让读者感受到登高的志向或情趣。
1. 王勃《滕王阁序》: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这两句诗,描写了登滕王阁所见到的壮丽景物,表现了诗人开阔的心胸和豪迈的情怀。
2. 李白《望天门山》: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这两句诗,描写了登天门山所见到的秀丽景物,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意境和闲适的情趣。
3. 杜甫《登高》: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这两句诗,描写了登高所见到的萧瑟景物,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悲凉的情感。
4. 陶渊明《饮酒》: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这几句诗,描写了登高所见到的幽静景物,表现了诗人归隐山林的志向和闲适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