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的《黄鹤楼》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当时他任武昌县尉。这首诗通过对黄鹤楼的描写,再现了昔日神仙羽化登仙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羽化登仙的羡慕向往之情。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第二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紧接着第一联,以昔日的传说和今日所见形成对照。黄鹤一去,便不再回来,而白云依旧在天空飘浮。诗句用“不复返”“千载空悠悠”两个短语,不胜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第四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笔锋一转,抒发了离乡思归的情感。日暮时分,诗人不知道自己的家乡在何方,面对茫茫江水,不禁感到忧愁。这一联诗句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融入了对仙境的向往之中,使全诗更加情深意切。
崔颢的《黄鹤楼》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中融入了作者对神仙羽化登仙的向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语言平白如话,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