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为北魏乐府民歌,最早见于《古今乐录》,今存二首。《乐府诗集》将二篇合为一篇。乐府诗集卷三十一《杂歌谣辞·从军行》:“昔为横行儿,今为从军郎。出入不自由,谁能怜此伤。生男慎勿举,亦莫使学殇。愿为市鞍马,从此谢征行。”
唐代诗人王昌龄有《从军行》七首,借用汉代古题,诗中跌宕起伏,感情磅礴。
从军行(一)
戍客望边邑 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日 颜色更芊然。
煎迫抱妻孥 远戍当驱颜。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诗作于盛唐时期。主要描写了戍边将士的悲苦心情和对乡土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戍客是指戍边的将士,边邑是指戍守的边远城邑。这句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思乡心切,满面愁容的景象。
第二句,“高楼当此日,颜色更芊然”,高楼是指城墙上的瞭望台,芊然是指颜色更加苍老憔悴。这句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日复一日地守卫边关,饱经风霜,容颜憔悴的情景。
第三句,“煎迫抱妻孥,远戍当驱颜”,煎迫是指受尽妻儿离别、生活贫困的煎熬,驱颜是指勉强度日。这句诗描绘了戍边将士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背井离乡,远戍边关的艰辛生活。
第四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句诗表达了戍边将士对国家安宁和边疆安全的担忧之情,希望有能力的猛士出面保卫国家边疆,让戍边将士能够安心地回归故乡。
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充分展现了戍边将士的悲苦心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