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军行七首其二诗的意思?

首页

从军行七首其二诗的意思?

诗词创作背景

《从军行七首·其二》是唐朝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是杜甫在公元757年秋天,奉命从四川出发,前往华州赴任途中所作的七首组诗《从军行》中的一首。当时,杜甫已经56岁,身体状况不佳,但仍以满腔的爱国热情,积极响应朝廷号召,准备从军杀敌。这首诗便是他在途中所见所感。

诗词原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县吏知我至,召吏迎门前。

好语慰劳我,乡曲亦沾恩。

闭门理残业,出门无所忻。

但见悲鸟号,纷纷投林中。

诗词翻译

烽火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一封抵得上万金。

白发越搔越短,多得快插不下簪子了。

县里的官吏知道我要来,派衙役出门迎接。

他们说些好话慰劳我,乡里父老也都沾我的光。

关上门料理未完的家务,出门却高兴不起来。

只看见悲鸣的鸟儿,纷纷投进树林中去。

诗词释义

烽火:古时候边塞报警用的烟火。

家书:从家里寄来的信。

抵:等于。

万金:比喻极其珍贵。

白头:白发。

搔:抓挠。

更:更加。

短:少了。

浑欲:完全。

不胜簪:多得插不下簪子。

县吏:县里的官吏。

知:知道。

我至:我到来。

召吏:召集衙役。

迎门前:到门口迎接。

好语:好听的话。

慰劳:慰问、抚恤。

乡曲:乡里父老。

沾恩:蒙受恩惠。

闭门:关上门。

理:整理。

残业:未完成的家务。

出门:出门在外。

无所忻:没有值得高兴的事。

但见:只看见。

悲鸟:悲鸣的鸟儿。

号:鸣叫。

纷纷:形容鸟儿飞得很乱。

投林中:飞进树林中去。

诗词鉴赏

《从军行七首·其二》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在出发从军时的心情。诗的开头两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点明了当时战乱频繁,音信难通的情况,也表现了杜甫对家人的思念。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两句写杜甫旅途的劳顿和苍老,也表现了他对从军杀敌的决心。中间四句,写县里的官吏和乡里父老对杜甫的慰劳和关心,表现了杜甫在当地人民中的威望。闭门理残业,出门无所忻,这两句写杜甫对家事的牵挂和对前途的担忧。但见悲鸟号,纷纷投林中,这两句写杜甫在途中所见到的景象,表现了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沉,表现了杜甫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崇高的使命感。

诗歌对仗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县吏知我至。

好语慰劳我,乡曲亦沾恩。

但见悲鸟号,纷纷投林中。

诗歌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不失为一首好诗,深切表现诗人投笔从戎的决心和壮志豪情。全诗无一字写“从军”,却能令人感到千钧之重,有着呼之欲出的从军之志。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