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烽火联绵三月有余,家书如万金的宝贵。我为家书反复阅读,焦虑和悲感增加,多次抚摸白发,白发因为烦忧不眠而日渐增加,现在到了快要插不进发簪的程度。
国家破亡,山河仍在,春天到来,城墙下的草木茂盛繁密。因为感伤国家破碎情景,看到花都觉得凄凉,花瓣上都是我的泪珠;由于思念远方的亲人,听到鸟啼都惊心动魄。
在烽火连天的城西楼上,他独自一人,在黄昏时刻坐在海风猛烈吹拂的秋风中。黄昏海风中,他听到羌笛在边关上凄凉地吹奏,顿生哀愁,他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宫阙中思念他的妻子儿女,心中不免感到悲伤。
⑴烽火:古代边防报警信号。
⑵抵:价值相当。
⑶白头:银发。搔:抓挠。簪(zān):古代男女用来固定头发的饰物。
⑷国破:国家灭亡。
⑸城春:春天来到城池。
⑹感时:因感触当时的时事。溅泪:溅,酒名。用溅泪比喻泪洒如雨。
⑺恨别:对分别的愤恨。惊心:使人惊悸。
⑻城西:指杜甫当时所居地成都。
⑼海风秋:是说成都虽在内陆,但强劲的西北风在秋日吹来十分猛烈,故云。无那:无奈。那,通“奈”。
⑽金闺:富贵人家女子居住的内室。这里指家乡。
⑾万里愁:指思念亲人的无穷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