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作于杜甫流寓成都草堂期间,时年已五十八岁。诗中对一场春夜喜雨加以生动描绘,抒发了诗人久旱逢甘霖时欣喜之情,进而联想到农人丰收的欢乐,以及天下黎民的福祉。写得情景交融,富有诗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第一句“好雨知时节”,形象地描绘出了春雨的及时到来。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曾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两句诗都借鉴了《礼记·月令》中“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的句子,生动地写出了春雨的及时和重要性,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春雨的及时和重要性作了精炼的概括。这两句诗以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受,写出了春雨的细微和无声。春雨在夜间随风潜入人间,悄悄地滋润万物。春雨的到来,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重要,而诗人却写得十分含蓄、委婉。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透过窗户,看到野径和江船上的情景。由于春雨的到来,野径上乌云密布,一片漆黑;江船上只有孤零零的灯光还在闪烁。这两句诗既是对春雨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