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润南郊草,风香北陌花。
桃花带雨红,梨花沾雨白。
蛾翠敛云髻,蟬娟拂羽衣。
凉漏催幽梦,寒砧断晓鸡。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春天,杜甫当时住在成都锦官城,喜雨而来。成都自古就有"锦官城"之称,唐代诗人杜甫曾在成都生活过一段时间,并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一首就是《春夜喜雨》。这首诗描绘了春夜下雨后锦官城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景象,反映了杜甫对春雨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场春雨滋润了南郊的青草,阵阵微风送来了北陌花朵的芳香。
桃花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鲜艳,梨花沾满了雨水,洁白如雪。
天蛾敛起了云鬓,蝉儿拂动着羽翼,美不胜收。
幽静的更漏催人入梦,寒凉的砧声中,报晓的鸡啼声响彻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