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背景:
孟浩然作为盛唐时期著名的隐逸诗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于襄阳鹿门山。鹿门山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西郊,风景秀丽,是孟浩然归隐后的常游之地。春晓这首诗,就是孟浩然在清晨漫步鹿门山时所作。
诗歌含义:
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诗人因贪恋春天的美景,不知不觉地睡到了天亮。当他醒来时,窗外到处都是鸟儿的欢叫声。诗人用“春眠不觉晓”这句诗,来表现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和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 “处处闻啼鸟”这句诗,描绘了清晨鸟儿欢快啼叫的景象。诗人用这样的诗句,来烘托春天的热闹气氛,以及诗人喜悦的心情。
2.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诗人因风雨声而惊醒,想到昨夜刮了大风下了一场大雨,不知道有多少花儿被吹落了。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花朵的怜惜之情。
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诗人漫步到园中,看到春色满园,尽管诗人想要将春色关在园中不让它流出,但是有一枝红杏却从墙头伸了出来。这句诗,表现了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诗歌背景:
王维在晚年移居蓝田辋川。蓝田辋川,地处终南山东麓,风景优美,是一个隐逸的好地方。王维在蓝田辋川过着悠闲宁静的生活,并写下了一系列田园诗。村居这首诗,就是王维在蓝田辋川所作。
诗歌含义:
1.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诗人清晨醒来,听到狗在深巷中吠叫,鸡在桑树上鸣叫。这句诗,描绘了清晨村庄的宁静和平静。
2. 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
- 诗人的庭院里没有杂乱的尘土,屋子里充满了闲适的时光。这句诗,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悠闲和安逸。
3.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诗人长期生活在喧嚣的城市里,现在终于回到自然中来了。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诗人漫步山间,感到山路崎岖,看不到尽头。正当他怀疑没有路可以继续走下去的时候,突然看到柳树和鲜花出现在眼前,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村庄。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诗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