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在春天看到一片凄凉的景象,不禁写下《春望》这首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家破败了,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城里的草木长得茂密。
感伤时事,花都为之落泪,离别之恨使鸟儿惊心动魄。
战乱接连不断三月之久,一封家书价值万金。
白发人因忧虑而搔头,头发越来越短,难以用簪子束起。
诗的前两句,写春天里破败的景象。国家破败了,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城里的草木长得茂密。这里,“国破”和“城春”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诗的后两句,写诗人感时伤春之情。感伤时事,花都为之落泪,离别之恨使鸟儿惊心动魄。这里,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花和鸟比作人,使诗歌更富有感染力。
诗的最后两句,写诗人忧国忧民之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里,“烽火”和“家书”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骨肉分离之苦。
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