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望诗里的城是什么意思?

首页

春望诗里的城是什么意思?

城在春望诗里是什么意思?

《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望城时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诗中的“城”是指诗人杜甫所在的成都。

杜甫于759年冬到成都,并在成都度过了近四年时间。在成都期间,杜甫曾多次游览锦城,并写下了多首诗篇,其中就有《春望》。在《春望》中,杜甫对成都城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的开头两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点明了诗歌创作的背景。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仓皇出逃,长安沦陷。杜甫在战乱中流离失所,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来到成都,看到眼前繁华的景象,不禁感慨万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时局的感伤和对亲人的思念。诗人看到花开花落,不禁想起自己的身世,感到悲戚。看到鸟儿飞来飞去,又想起远方的亲人,感到担忧。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战乱的恐惧和对亲人的牵挂。战火连绵,诗人与亲人音信不通,他担心亲人的安危,日夜思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绝望。诗人年华老去,头发花白,但他仍然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前途而担忧。他搔着白发,感到万念俱灰,几乎要支撑不住了。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