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望写的诗的意思是什么?

首页

春望写的诗的意思是什么?

春望

春望是一首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写于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秋,杜甫当时正在秦州(今甘肃天水)任职。

诗的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流离失所,辗转各地。757年初,他奉命到秦州任职。秦州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杜甫在这里感到非常寂寞和无聊。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杜甫却无心欣赏美景,他只能登上高楼,远眺家乡,思念亲人。

诗的意思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家破败了,山河却依然存在;春天到了,城中的草木却已经很深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看到这样的景象,我不禁为时局而流泪,想到与亲人离别,我不禁为鸟儿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火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却价值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发越来越多,搔也搔不完,几乎都插不进簪子了。

诗的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景物描写,抒发了杜甫对时局的忧虑、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厌恶。诗中使用了很多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使诗的意境更加鲜明,更有感染力。

诗的开头两句,写出了春天的景象。杜甫登上高楼,放眼望去,只见山河依旧,城中草木茂盛。然而,这美好的景色却丝毫不能让杜甫开心起来。他想到国家破败,百姓流离失所,不禁悲从中来,为时局而流泪。

诗的第三四句,写出了杜甫对亲人的思念。杜甫与亲人离别已久,杳无音信。他看到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不禁想到自己与亲人天各一方,不能团聚,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思念。

诗的第五六句,写出了杜甫对战争的厌恶。杜甫所处的唐代,正是安史之乱爆发时期。战火连天,民不聊生。杜甫看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不禁对战争深恶痛绝。

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杜甫的衰老和对死亡的恐惧。杜甫年老体衰,白发越来越多,搔也搔不完。他想到自己即将死去,不禁悲从中来,为自己的生命而叹息。

这首诗是杜甫最著名的诗作之一,也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抒发了杜甫对时局的忧虑、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厌恶。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