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是一首伤时感怀之作。诗人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时局而感伤,通过对残败的景象描写,抒发了怀乡和对国事的忧虑之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一句“国破山河在”,点明诗人的身处地和当时的情景。诗人在战乱中,国家破败,山河却依然存在。这句诗既是对现实的写照,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忧虑。
第二句“城春草木深”,描写了春天里荒城内杂草丛生的景象。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战乱后的荒城却是一片荒凉。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家乡的思念。
第三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诗人因时局而伤感的泪水和对亲友的思念。诗人看到花开鸟飞,不禁想起离别的亲人和朋友,想到国家破败,不禁流下伤心的泪水。
第四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战乱中家书的珍贵。烽火连天,战乱不断,家书难寄。收到一封家书,如同价值万金。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战乱的厌恶。
第五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诗人因战乱而愁白了头,头发稀疏,连簪子都插不牢。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因战乱而身心俱疲,也表现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