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反映了诗人对战乱的愤懑之情,对天下太平的渴望,以及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全诗为: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的前两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出了国家破败、城池荒凉的情景。这两句诗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是“国破”,一方面是“城春草木深”。“国破”是国家破败,这是悲惨的;“城春草木深”是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这是美好的。这两句诗对比鲜明,更加突出了国家的破败。
诗的第三、四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出了诗人看到春天美景时的悲愤心情。这两个“恨”字用得非常好,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愤恨之情。
诗的第五、六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战乱之中的百姓生活艰难。“烽火连三月”是说战火连天,战乱不断,“家书抵万金”是说家信难得,一封家信价值万金。这两句诗反映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
诗的最后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白头搔更短”是说诗人的头发白了,搔起来更短了,“浑欲不胜簪”是说诗人的头发白了,已经快插不进簪子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悲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