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后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原文如下:
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是谁家的玉笛在春夜里暗中吹奏,笛声散入春风,飘遍了整个洛阳城。今夜笛曲中传来了折柳的曲调,听到这首曲子,又有谁不会思念起自己的故乡呢?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李白正在洛阳。一个春天的夜晚,李白在洛阳城中听到有人吹奏玉笛,笛声悠扬婉转,令人陶醉。李白一边听着笛声,一边想着自己的故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的“折柳”是指一种古曲,相传是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时所作。苏武在匈奴被扣留了19年,期间他一直怀念着自己的故乡。有一天,他在春天听到有人吹奏折柳曲,不禁悲从中来,泪流满面。
李白在诗中借用折柳曲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通过对笛声的描述,以及对折柳曲的联想,将自己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