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政治家及文学家苏轼的诗篇《春日》最后两句为: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人十分喜爱花,把花比作美人,生怕花儿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睡着,所以点起高高的蜡烛为花儿照亮,这句诗并不是毫无意义的赞咏,而是饱含深意的。
诗人之所以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他害怕花朵在夜晚睡着后,失去它美丽的容颜。这是一种多么细腻的情感啊!诗人对花朵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在苏轼被贬谪期间。在被贬谪的艰难岁月里,花朵成了他唯一的慰藉。他把花朵比作美人,用诗句来赞美花朵的美貌,抒发他内心的情感。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非常鲜明。诗人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整首诗的语言浅显易懂,却又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艺术特色,使它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花朵的喜爱之情,也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这首诗对花朵的描写非常细腻,语言浅显易懂,却又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