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韦应物在滁州任滁州刺史期间,在西涧这个地方建造亭台楼阁,并作此诗以记之。此诗通过对滁州西涧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清静无为、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
西涧的流水清澈透明,像一块碧玉。两岸青翠的山峦,倒映在碧绿的溪水中,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清晨,白色的雾气笼罩着山谷,就像仙境一般。太阳升起后,雾气散去,留下满山翠绿,如同一块绿色的绸缎。
诗人在溪边漫步,听着潺潺的流水声,看着满眼的青翠,感到无比惬意。他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和忧愁,只觉得身心舒畅,无拘无束。
诗人还看到了溪边的小鱼,在清澈的溪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鱼儿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让诗人羡慕不已。他希望自己也能像鱼儿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
诗人最后写道,他已经决定了,要在这里隐居下来,不再过问世俗之事。他要在溪边搭建一个小竹屋,过着清静无为的生活。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闲适,充分表达了诗人清静无为、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
首联写滁州西涧的山水风光。诗人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西涧清澈透明的流水和两岸青翠的山峦。
颔联写诗人清晨在溪边漫步的所见所感。诗人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溪边小鱼在清澈的溪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
颈联写诗人对小鱼的羡慕之情。诗人用“绕堤杨柳眉齐举,甘为扶路入晴川”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溪边搭建一个小竹屋,过着清静无为的生活。
尾联写诗人决定在西涧隐居下来。诗人用“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西涧隐居下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