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安石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红杏枝头春意闹,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少诗人眼中,桑榆暮年,是生命的终点,是人生的秋天。但王安石却有一番不同见解,他认为即便是桑榆暮年,只要心怀壮志,依然可以挥洒人生的霞光,为世人留下璀璨的篇章。
第一句诗人借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诗句,表现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桑榆,指日落黄昏时分。诗人用桑榆来比喻自己的暮年,但并不因此而悲观消沉,反而说“为霞尚满天”,即使是夕阳西下,但天空依然有霞光满天,焕发着光彩。诗人借此来表达自己虽然已经老了,但依然有满腔热情,要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句诗人使用“红杏枝头春意闹,吹面不寒杨柳风”来描绘出一番生机勃勃的春日美景,暗喻自己老当益壮、精力充沛的状态。“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描绘了红杏花开、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赞美。诗人借此来表达自己虽然已经暮年,但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依然有春意盎然的心境。“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描绘了杨柳风拂面,不感寒冷的美好意境,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诗人借此来表达自己虽然已经暮年,但依然有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
诗的后两句由春天的自然景色转到自我怀才不遇,然而诗人把这种怀才不遇的愤懑情绪转化为积极进取的动力,提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坚定信念。
第三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诗人用“浮云”比喻世俗的干扰和困难,表达了自己不畏惧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意思是说,不要害怕浮云遮住了望眼,只要自己身在最高层,就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第四句“自缘身在最高层”,诗人用“最高层”来比喻自己的理想境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高度的追求。意思是说,之所以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是因为自己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的这首《滁州西涧》,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诗人虽然已经老了,但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依然有满腔的热血想要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诗人这种老当益壮、精力充沛的状态,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