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真实背景是盛唐时期,唐朝与塞外少数民族之间爆发的战争。这首诗描写了戍边将士出征的情景,抒发了征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写出征将士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秦时明月,指秦朝时期的明月;汉时关,指汉朝时期的边关。这两句诗交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也暗示了出征将士戍守边关的漫长岁月。
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写出征将士的征途之漫长和归期之无定。万里长征,形容征途遥远;人未还,表示战士们远征在外,久未归乡。这一句诗不仅写出了征人思乡之情,也表现了边关将士的悲壮。
第三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写出征将士对胜利的信心和对凯旋的渴望。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胡马,指匈奴的骑兵;阴山,是汉朝与匈奴的分界线。这一句诗表达了征人希望有像李广这样的名将出征,以击败敌人,保衛边疆,不让匈奴的骑兵越过阴山,侵犯中原。
第四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前三句的补充和升华。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胜利的必胜信念和对凯旋的迫切渴望。
全诗以秦时明月和汉时关为背景,以万里长征人未还为铺垫,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为总结,层层递进,跌宕起伏,表现了征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对凯旋的渴望,以及对胜利的必胜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