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出口成诗的名句是什么意思?

首页

出口成诗的名句是什么意思?

出处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夫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酾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含义

“渔父”本为古人隐居不仕或不求功名的贤人的代称。渔父对屈原所述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思想。屈原诗中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庶人”、“渔父”为典型,展现了当时屈原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出处”本身是一种选择:从其出还是从其处,无非都是指对人生选择的判断。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对人生的思考,而“出处”问题就成为士大夫阶层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之一。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出处”是一种行为选择,社会上也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等。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