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长歌行》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全诗共四节,每节四句。第一节写诗人独自一人,在广阔的原野上行走,看着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暗淡,不禁感慨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首句写出了园中的葵菜青翠欲滴,晨露在阳光照耀下晶莹剔透。用葵菜的朝露比喻人的青春短暂,如同晨露在阳光下很快就会蒸发消失。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第二句写出了春天万物生长,欣欣向荣的景象。用春天来比喻人生美好而短暂的时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第三句写出了诗人对秋天的担忧,一到秋天,花草树木都会枯萎凋零。用秋天来比喻人生的衰老和死亡。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最后一句写出了诗人对人生的疑惑,百川汇入大海,却无法再回到源头。用百川东到海来比喻人生的不可逆转,一去不复返。
第二节写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他曾经纵情山水,追求功名,但最终却一无所获,不禁发出“功名不可求,富贵如浮云”的感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何须待学士,但闻道吾师。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写出了诗人对年轻时不努力学习的悔恨,等到老了的时候,只能徒自悲伤。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写出了诗人对生离死别的悲痛和对新朋友的喜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写出了诗人对学习的重视,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何须待学士,但闻道吾师”,写出了诗人对老师的尊敬,认为只要能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就不必拘泥于形式。
第三节写诗人对未来人生的憧憬,他希望自己能像老聃一样,不为俗事所累,逍遥自在,无拘无束。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写出了诗人对衰老的恐惧,一想到自己满头白发,不禁悲从中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写出了诗人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认为人生得意的时候,一定要尽情享受,不要让美酒空对明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的自信,认为自己才华横溢,即使散尽千金,也能重新获得。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写出了诗人豪放旷达的性格,认为只要能与朋友欢聚畅饮,即使喝三百杯酒也无妨。
第四节写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他认为人生无常,祸福难料,因此要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写出了诗人在与朋友岑夫子和丹丘生一起饮酒作乐。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写出了诗人即兴创作了一首歌曲,请朋友们倾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写出了诗人对荣华富贵的鄙视,认为只有饮酒作乐才能让自己忘记烦恼。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写出了诗人对圣贤的同情,认为圣贤们虽然功名显赫,但都寂寞孤独,唯有饮酒作乐的人才能留下自己的名字。
综上所述,《长歌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认为人生短暂无常,因此要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及时行乐,不为俗事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