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约305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歌词。这些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的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民歌,有的是贵族文人创作的颂歌、燕歌、祭歌等,还有的是史诗和叙事诗。
汉乐府是中国古代音乐机构,也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个国家音乐机构。汉乐府搜集并保存了大量的民间歌谣和音乐,其中很多都被后人改编成诗歌。这些诗歌被称为汉乐府诗,或简称乐府诗。乐府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个人情感、赞美自然风光等。
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涌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一大批著名诗人。唐诗数量众多,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诗可以分为初唐诗、盛唐诗、中唐诗和晚唐诗四个时期。初唐诗以陈子昂、王勃、骆宾王、杨炯等人的诗歌为代表,盛唐诗以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人的诗歌为代表,中唐诗以韩愈、柳宗元、贾岛、孟郊等人的诗歌为代表,晚唐诗以李贺、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人的诗歌为代表。
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又一个高峰,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由民间发展而来的成熟的文体。宋词数量众多,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词可以分为北宋词和南宋词两个时期。北宋词以柳永、欧阳修、晏殊、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词歌为代表,南宋词以辛弃疾、陆游、姜夔、周邦彦等人的词歌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