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后两句诗是指《饮酒》中的“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两句诗,意思是经常担心秋天天气来临,金黄的华美的叶子就会凋零衰败。出自东晋陶渊明的组诗《饮酒》的第七首。诗人借蝉的哀鸣,抒发个人的消极情绪,并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悲观和无奈。
《饮酒》是东晋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共二十首。这组诗是陶渊明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诗中,陶渊明描写了田园风光、隐居生活、社会现实等内容,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饮酒》第七首中,陶渊明以蝉为题,抒发了个人对生命的悲观和无奈。诗中,陶渊明先写蝉的哀鸣,再写自己对秋天的担忧,最后以“焜黄华叶衰”一句结束全文。
“焜黄华叶衰”一句中,“焜黄”形容金黄的颜色,“华叶”指华丽的叶子,“衰”指衰败。“焜黄华叶衰”一句的意思是,金黄的华美的叶子就会凋零衰败。
陶渊明在诗中以蝉的哀鸣来衬托自己的消极情绪,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悲观和无奈。“焜黄华叶衰”一句中的“焜黄华叶”,与诗中前面的“绿荫幽草”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秋天的萧瑟和悲凉。
陶渊明的《饮酒》第七首,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悲观和无奈,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