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是唐朝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运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蝉在盛夏时节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对蝉的同情和对夏天的厌恶之情。
曰归曰归, 岁华尽。 百年光景, 一弹指。
茅舍秋风 ,西又东。 南苑秋雨,今犹昔。
人似秋鸿来有信, 事如春梦了无痕。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似旧时。
曰归曰归:说的是时光流逝,应该回家了。
百年光景,一弹指:百年中的美好时光,就如同轻弹一下手指那么短。
茅舍秋风,西又东:茅舍里的秋风,时而从西刮到东,时而又从东刮到西。
南苑秋雨,今犹昔: 南苑里的秋雨,如今也和从前一样,没有丝毫改变。
人似秋鸿来有信:人就像秋天的大雁,总是准时地飞来。
事如春梦了无痕:事情如同春天的梦境,醒来后就什么也不剩下了。
旧时天气旧时衣:旧时的天气和旧时的衣裳都没有改变。
只有情怀似旧时:只有我的情怀还和从前一样。
这首诗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诗人将自己比作蝉,抒发了对时间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思考。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蝉的处境,它在盛夏时节辛勤地鸣叫,却得不到任何回报。诗的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对蝉的同情,他认为蝉是无辜的,它不应该遭受这样的命运。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他感叹时间流逝得太快,自己已经老了。
《蝉》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远,是唐诗中的一首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