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七步诗》又称《赠丁仪王粲》,是曹植在受命七步成诗时所作。其诗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以豆萁煮豆的典故,将自己比作豆子,把曹丕比作烧豆萁的人,借豆萁与豆子的本来是同根生的关系,表达了骨肉相残的痛苦和无奈。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魏王曹丕称帝,并封曹植为鄄城王,封邑一千五百户,食邑六千户。曹植封地所在的鄄城县,是曹丕的一个宠臣丁仪的家乡。在曹植抵鄄城县封地后,曹丕为了羞辱曹植,便下令让曹植与丁仪同去拜见曹植的生母卞太后。
曹植与丁仪到达魏宫后,卞太后哭着对他们二人说:“你们兄弟俩,怎么到了如此地步!”曹植在旁失声痛哭,曹丕却在旁冷眼旁观。卞太后见曹植伤心不已,便对曹丕说:“既然你已经称帝,那么应该让他到封邑去就任,何必把他留在这里受苦呢?”曹丕听了卞太后的话,便让曹植回鄄城封地。
曹植还没走到鄄城封地,曹丕便派人传旨给曹植,说:“你写文章太好,朕怕你谋反,所以要你写一篇诗,如果不能在七步之内写成,则以谋反罪论处。”曹植听了之后,便在七步之内写下了《七步诗》。曹丕看到《七步诗》后,心想:曹植真是神童,才思敏捷,不能杀他,以免招人非议。于是,曹丕便赦免了曹植。
曹植的《七步诗》是其在受命七步成诗时所作,诗中以豆萁煮豆的典故,将自己比作豆子,把曹丕比作烧豆萁的人,借豆萁与豆子的本来是同根生的关系,表达了骨肉相残的痛苦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