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逼迫其弟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处死。曹植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作出了千古名篇《七步诗》。这首诗表现了曹植对曹丕的怨恨和对自己的悲愤,也表现了曹植对生命渴求和对未来的迷茫。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将黄豆煮熟用来做菜汤,把豆苗滤出来用来做豆汁。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来是同一个根上生出来的,为什么要互相煎熬得这么厉害呢?
《七步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仅20个字,却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诗的前两句写煮豆做羹的过程,形象生动,比喻贴切。第三句点明了萁豆同根的本质,第四句发出“相煎何太急”的质问,直抒胸臆,感情强烈。
《七步诗》的艺术特色鲜明,语言凝练,比喻恰当,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整首诗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七步诗》是曹植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篇。这首诗被广泛传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步诗》的创作背景和诗意,以及它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影响,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并从中感受到曹植的才华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