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遂令天下闻,无人不竚奇。
这首诗歌颂了幽并游侠儿的豪迈气概。诗中描绘了一位身穿白色战袍,骑着骏马,驰骋疆场的游侠形象。
> 洛神赋》是曹植根据曹丕抢占甄宓的故事改编的,讲述了曹植在洛水边上遇见洛神甄宓,并对她一见钟情的故事。诗中描写了洛神甄宓的美丽容貌和高贵的品德,表达了曹植对甄宓的思念之情。
曹植对甄宓的感情非常深厚,《洛神赋》中,曹植用诗歌来赞美甄宓,表达了对甄宓的思念和爱慕。
> 臣本异子,幸婴先帝之慈,仰托陛下之恩,蒙授蕃国之任,庶几改往修来,以靖区夏。尊事爱兄,尽瘁报国,夙夜孜孜,不敢怠遑。何图庶兄,造衅伊始,兴构无端之谤,遂令骨肉乖离,骨肉乖离,情甚痛之。臣之薄行,始则非兄,罪浮于水,诚愿就死。惟陛下察臣冤枉,垂哀怜悯,剖符裂土,比司空之例,分茅锡壤,赐以微邑,使臣得奉养先人,供事晨昏,终始之礼庶得举焉。
此文是曹植作于225年秋,也是曹植作于被封陈王后最开始的一封奏表,是一封求通亲亲表的奏表。
> 臣植,性行疏狂,或颇好酒,或更喜猎。未能遵父之训,则窃慕羊祜之烈。今不量己,冒昧启奏,诚惧坠先帝之明断。臣植虽不才,固知捐躯赴国,义同赴火;伏惟陛下思臣幼稚,察臣冤枉,少垂矜察,幸甚至哉!
此表作于229年4月,是曹植被封陈王之后第二上向曹丕的奏表。
> 臣植,孤陋之质,蒙先帝不次之遇,遂荷宠光,忝居蕃国。思竭尽微忠,报先帝之遗惠,佐朝廷之不逮。而陛下登遐,痛割肝心。何期永世之离,一旦斯及。臣自惟薄行,不足奉先帝之重任,难绍陛下之淳风,屡怀激切,常欲投迹山谷,闲居独处。惟恐先帝之灵,有旷失之责;皇太后之慈,有失奉之罪。遂自抑κ,祇事二亲,供承晨昏,未尝一息忘亲丧。惟冀圣朝见臣之诚,还锡微邑,使臣得遂志于山林。
此表作于230年2月,是曹植被封陈王之后第三上向魏明帝曹叡的奏表。
> 臣植,愚戆之质,猥蒙先帝之眷,猥荷国恩,有累宠荣。今臣年过四十,精力衰耗,疾病 ????,风气不时,抱羸就役。且臣植阳夏侯之甥,先帝之从弟,陛下之从兄,三亲一体,义同一体。肉食之亲,口腹自煎,痛不可言。臣生也晚,不识圣朝威德。年始十岁,便遭祸难,兄弟离散,不复相知。逮既成人,复遭丧乱,流离失所。每闻陛下以宗室之尊,继体守文,内平外成,勋业日新,臣窃自庆幸,永荷鸿施。然臣之幼稚,遂至如此。陛下以臣海内一等,魏之枝叶,不废臣之名爵,臣死且不朽。愿陛下少垂哀矜,悯臣微衷,赐臣鸡肋,使臣得尽臣理,伏惟圣慈许之。
此表作于230年4月,是曹植被封陈王之后第四上向魏明帝曹叡的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