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诗是《诗经》中的一篇诗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歌赋的代表作之一。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在饥荒年月中的悲惨生活,反映了他们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齐千之屋,驷千之乘。
十年之内,增倍于前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父母生我,劳我甚矣。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十年之内,道里悠远。
采薇采薇,薇亦凄止。
曰归曰归,岁亦暮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十年之内,莫我肯顾。
这首诗共有四章,每章八句,共三十二句。诗中描写了一个采薇妇人的悲惨遭遇。她丈夫被敌人杀害,她带着孩子逃亡到荒野,以采野菜为生。她日夜思念丈夫,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家团聚。
采薇诗中,诗人用薇草来比喻自己的国家。薇草是一种野草,生于荒野,生命力顽强。诗人用薇草来比喻自己的国家,说明了自己的国家也是如此,虽然遭受敌人的侵害,但是仍然坚韧不拔,生生不息。
诗中还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思想。诗人说:“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意思是说,我不认识那些高贵的上等人,我只知道顺从皇帝的命令。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是他仍然对自己的国家忠心耿耿,愿意为国效力。
采薇诗是我国古代的一首经典诗歌,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在饥荒年月中的悲惨生活,反映了他们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感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