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是中国古代一首著名的诗歌,出自《诗经·小雅》。全诗共六章,每章四句,主要表达了对战争灾难的控诉和对和平的向往。
一、诗歌背景
《采薇》创作于春秋时期,当时周天子衰微,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诗人目睹战争的惨状,深感痛心,于是创作了此诗。
二、诗歌内容
全诗共六章,每章四句,以下是逐章翻译:
第一章:薇亦作止,薇亦柔止。伊人秉兮,伊人偕止。
薇菜已经停止生长,薇菜是如此柔软。人们手持薇菜,人们一起回来。
第二章:薇亦作止,薇亦有伤。伊人秉兮,伊人莫当。
薇菜已经停止生长,薇菜也受到了伤害。人们手持薇菜,无人能抵挡他们。
第三章: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谁说荼菜苦涩,它的味道甘甜如荠菜。欢快地过新婚之夜,兄弟般亲密无间。
第四章:谁谓荼苦,其甘如饴。宴尔新昏,如兄如友。
谁说荼菜苦涩,它的味道甘甜如蜜。欢快地过新婚之夜,兄弟般友爱互助。
第五章:谁谓荼苦,其甘如醴。宴尔新昏,如兄如姻。
谁说荼菜苦涩,它的味道甘甜如酒。欢快地过新婚之夜,兄弟般亲密无间。
第六章: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谁说荼菜苦涩,它的味道甘甜如荠菜。欢快地过新婚之夜,兄弟般亲密无间。
三、诗歌思想
全诗通过对战争灾难的描写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憎恨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反复出现“薇亦作止”和“谁谓荼苦”这两个句子,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四、诗歌艺术特色
《采薇》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名篇,它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