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潦草诗的意思是:
1、不是粗糙随便的诗歌。
2、指文笔细腻、内容深刻的诗歌。
3、指不是用草书写就的诗歌。
“不是潦草诗”的读音是:[bù shì láo cǎo shī]
“不是潦草诗”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仆尝苦心竭思,为《长恨歌》以掩抑揄扬,有裨于风化。而朝野士大夫或传或诵,老幼妇孺,靡然和之,贵贱贤愚,咸知讽咏,童孺至不能歌,亦能吟之。……今之作者,驰骛于声律,组织于华藻,不免于绮艳。而流落于粗疏。观其所为,多非经国济时之物。诗者,恃兴而作,非依于物。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虽随时之物,亦儒者之衣冠,非华靡之妆饰。子今为诗,可嗣开元、天宝之遗烈,继盛唐之余风。不宜效近世庸人之体也。”
白居易认为,诗歌应该“恃兴而作,非依于物”,诗人应该“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不宜效近世庸人之体”。他批评当时一些诗人“驰骛于声律,组织于华藻,不免于绮艳。而流落于粗疏”。
白居易主张诗歌应该“有裨于风化”,应该“经国济时”,应该“非华靡之妆饰”。他认为,诗歌应该“恃兴而作,非依于物”,诗人应该“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不宜效近世庸人之体”。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与元九书》也成为了一篇重要的诗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