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乡愁》诗作的背景和含义
冰心创作《乡愁》的诗作时间大约是在1919年,当时的冰心正在福州求学。思乡情切,但她并没有选择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诗作背景
诗作含义
《乡愁》这首诗是冰心表达对家乡思念的作品,通篇以比喻起兴,委婉曲折地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小孩子的视角,因不认识月亮,就以自然界中常见的物体白玉盘来形容月亮。那皎洁的月光,像一块美玉制成的盘子,悬挂在高高的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从“仙人”、“桂树”、“白兔”这些元素,联想出月亮是广寒宫的所在地。仙人、桂树、白兔都是广寒宫中的神灵或神物,而白兔捣药就是广寒宫中嫦娥和白兔捣长生不老药的故事。这里,小孩儿问“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表达诗人对嫦娥的想象。
“厥今乡国异,霜鬓哭孤坟。远梦归侵晓,啼鸟唤添昏。”诗人将思念之情从儿时拉回到了现在。现在,诗人已经长大成人,离开家乡很远,在异乡生活。家乡的亲人早已离世,只剩下孤坟。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在梦中回到家乡,听到熟悉的鸟鸣,醒来后,天色已经昏暗。
“廿载飘泊客,他乡那得知?黄花与白发,相映满头丝。”诗人已经漂泊在外二十多年,在异乡生活,饱尝风霜。黄花和白发相映满头,这表达出诗人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