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写景方法是指诗人在边塞诗中所采用的各种描写景物的手法。边塞诗的写景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白描
白描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写景方法,就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把景物描绘出来。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用朴实的语言,把边塞的雪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2. 烘托
烘托是一种通过描写景物来衬托人物心情或思想感情的写景方法。如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诗人在描绘边塞的月景的同时,也衬托出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3. 比拟
比拟是一种把景物比作别的事物,以增强景物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写景方法。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把春花比作流泪的人,把春鸟比作惊心的人,从而增强了景物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4. 象征
象征是一种通过景物来象征某种思想情感的写景方法。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用大漠的孤烟和长河的落日来象征戍边将士的孤独和寂寞。
5. 夸张
夸张是一种对景物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增强其形象性和生动性的写景方法。如李白的《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红日近,回首向来萧瑟处。”诗人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蜀道的险峻,用“侧身西望红日近,回首向来萧瑟处”来形容蜀道的曲折。
边塞诗写景方法多种多样,诗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描绘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