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中的“百战成诗”指的并不是历史上的诗人,而是与“诗”谐音的“时”。这首儿歌的意思是,经过多次的努力、训练,最终终于达到了目标。
这首儿歌源自《诗经·周南·关雎》,全诗如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女子的爱慕之情。男子以荇菜喻女子,说她美丽、贤淑,是他喜欢的人。他日夜思慕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最终,他通过琴瑟、钟鼓等乐器来表达自己的爱意,并最终赢得了女子的芳心。
“百战成诗”一词正是从这首诗中衍生而来。它比喻经过多次的努力、训练,最终终于达到了目标。就像男子经过多次的求爱,最终终于赢得了女子的芳心一样。
“百战成诗”一词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一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人。他们经过了无数次的努力和失败,最终才取得了成功。他们的成功就像诗歌一样,优美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