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黄鹤楼》是一首著名的诗篇,也是唐诗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当时白居易正担任江州司马。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共四首,每首四句。诗中表达了诗人登黄鹤楼时所产生的思乡情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一首诗中,诗人写自己来到黄鹤楼,看到楼上空无一人,只有黄鹤楼的名字依然存在。诗人由此感慨万千,认为人生无常,世事变幻。
第二首诗中,诗人写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诗人由此感慨时间流逝的无情,人生短暂的无奈。
第三首诗中,诗人写自己站在黄鹤楼上,看到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人由此感慨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盎然,与人生的无常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四首诗中,诗人写自己日暮时分,站在黄鹤楼上,看到江水茫茫,烟波浩渺。诗人由此感慨自己身处异乡,思乡情切,心中充满愁绪。
整首诗语言清新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黄鹤楼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