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诗》是西汉的《诗经·卫风》中的第24篇。据传是卫国的诗人作的。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其中分封卫国于康叔,康叔遂率领卫国人民前去封地,开疆拓土。由于征战疲劳,人民困苦,怨声载道。这首诗就是当时人民心声的反映。
诗歌全面地反映了古代人民以人畜祭祀天地山川等神灵的场景和祭祀习俗,再现了古代祭祀活动中由巫师(传达神意者)敲击乐器(金石),主祭者主持祭祀仪式时向神灵致辞,祷告、祈福,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等祝福。
诗歌以“白马”为题,突出强调了白马作为祭祀动物的重要性。白马在古代被认为是神圣的动物,与天神有密切的关系。古人认为,白马能够与天神沟通,将人们的愿望传达给天神,因此在祭祀仪式中,白马通常被用作祭品。
诗歌以白马为喻,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天神祈福的期盼。诗歌中,诗人将白马比作“神马”,认为它是“天子”驾驭的坐骑,能够将人们的愿望传达给天神,并请求天神保佑。
总之,《白马诗》是一首反映古代祭祀活动的诗歌,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神灵的虔诚信仰,以及对天神祈福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