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汐写进诗里,就是把海边的月光写进诗里。
汐,是指海水在退潮时从海滨向海中回流的现象,也被称为“落潮”。在古代,汐与潮是相对的,潮指海水涨潮,汐指海水退潮。
在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诗人写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首词中,诗人借着月光来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伤。
在古代诗词歌赋中,汐往往象征着悲伤和孤独。然而,在现代诗歌中,汐的意象也有了新的变化。例如,在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诗人写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这首诗中,诗人借着汐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汐,是海边的月光,也是诗词歌赋中常被吟咏的意象。汐,可以象征悲伤和孤独,也可以象征美好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