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
原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创作背景:
李白于天宝十一年(752)七月遇赦出狱,随后返回金陵(今江苏南京),在金陵住了近3年时间,天宝十四年(755)五月,李白得悉安禄山反叛,于是北上长安,试图扶助天子平定叛乱,但在途中被叛军逮捕,押送至洛阳,经人营救,才得释。李白被释后,从洛阳返回金陵,次年三月他撰写了《望天门山》。
注释:
天门: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郊,是长江三峡的终点,因山势险峻,两岸峭壁如门,故名。
楚江:长江的别称,因流经楚地而得名。
碧水:指长江水,因其清澈碧绿而得名。
两岸青山:指天门山两岸的青山。
孤帆:指一叶孤舟。
日边:指太阳的边缘。
译文:
天门山断开,长江在这里回流。
两岸青山相对而立,孤帆从太阳的边缘驶来。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天门山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诗的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天门山雄伟的气势。天门山横亘在长江三峡的尽头,像一道天然屏障,阻挡了长江的去路。但长江水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它咆哮着冲破了天门山的阻隔,继续向前奔流。
诗的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长江水回流的奇观。长江水从天门山流出后,突然调头向东流去。这种现象十分罕见,也让天门山更加的神秘莫测。
诗的第三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写出了天门山两岸青山的秀丽风光。两岸青山相对而立,就像一对情侣在互相倾诉衷肠。它们的山峰高耸入云,树木郁郁葱葱,景色十分优美。
诗的第四句“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出了诗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诗人站在天门山顶上远眺,只见一叶孤舟从太阳的边缘驶来。这孤帆就像诗人自己,漂泊无依,孤独寂寞。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雄伟壮丽。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将天门山的雄姿尽收眼底,也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