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以及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最后两句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描写了诗人在春天的早晨醒来,只觉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不觉睡过头了。
“春眠不觉晓”:
- “春眠”:指春天里香甜的睡眠,诗人用“不觉晓”进一步渲染了春眠的香甜和无忧无虑。
- “不觉晓”:指不知不觉中天亮了。春天里,天气温暖,阳光明媚,万物复苏,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睡过头。
“处处闻啼鸟”:
- “处处”:指每个地方,强调鸟儿在各个地方啼叫,春意盎然。
- “闻啼鸟”:指听到鸟儿欢快地歌唱。春天里,鸟儿醒了,飞出巢穴,在枝头上欢快地歌唱,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
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也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将春天的气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美好。诗人在春天的怀抱中,忘记了世间的烦恼,沉醉在美好的春光里,也正是诗人心胸开阔、豁达乐观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