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悲壮的笔调,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悲壮命运,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从军行》创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当时唐朝与突厥正在交战。王昌龄当时正在陇西任职,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悲惨命运,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天空中的乌云遮蔽着青海湖和长云雪山,孤零零的城池远远地望见玉门关。黄沙弥漫,百战沙场,将士们的铠甲都被磨穿了,只有攻破楼兰城,才能凯旋而归。
这首诗以悲壮的笔调,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悲壮命运。首句“青海长云暗雪山”,描绘了青海湖和长云雪山被乌云遮蔽的景象,烘托出一种萧瑟悲凉的气氛。次句“孤城遥望玉门关”,点明了战争的地点,玉门关是唐朝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也是唐军与突厥交战的前线。三句“黄沙百战穿金甲”,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艰苦,百战沙场,将士们的铠甲都被磨穿了。末句“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只有攻破楼兰城,才能凯旋而归。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苍凉,悲壮慷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