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当时王之涣正从长安赴江宁探亲,途经蒲州(今山西永济)时登上了鹳雀楼。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始建于北周,因其地势险要,又有“鹳雀争高”之说,故得名鹳雀楼。鹳雀楼自古以来就是登高望远、览胜抒怀的最佳去处,历代文人墨客登楼赋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白日依山尽”描绘了诗人登楼所见之景。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远远望去,只见夕阳西下,渐渐隐没在远处的山峦之中。诗人用“尽”字准确地勾勒出了夕阳落山时的景象,给人一种苍茫、辽阔之感。
“黄河入海流”描绘了诗人登楼所见之景。诗人站在鹳雀楼上,俯瞰脚下,只见浩浩荡荡的黄河奔腾不息,滚滚流入大海。诗人用“入海”二字形象地表现出了黄河的壮阔气势,令人心胸开阔。
“欲穷千里目”写出了诗人登楼后的心境。登高望远,诗人视野开阔,万里风光尽收眼底。诗人用“穷”字准确地表达出了自己想要穷尽千里风光的强烈愿望,流露出一种豪迈、壮志凌云的情怀。
“更上一层楼”写出了诗人登楼后的决心。要穷尽千里风光,必须更上一层楼。诗人用“更上”二字表现出了自己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向上攀登的进取精神。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