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的作者 Guido van Rossum 在编写 Python 时,写了一首诗来描述 Python 的哲学。这首诗名为《The Zen of Python》,其中包含了 Python 的设计理念和指导原则。
这首诗的中文翻译如下:
优美胜于丑陋。
明了胜于晦涩。
简洁胜于复杂。
复杂胜于凌乱。
实用性比可读性更重要。
虽然明了比晦涩好,
但是晦涩比凌乱好。
虽然实用性比可读性好,
但是可读性比不可读性好。
特殊情况应该服从于通用规则。
虽然实用性比可读性好,
但是可读性比不可读性好。
在面对多种可行性时,
应该选择最不令人惊讶的。
现在应该比未来更好。
虽然明了比晦涩好,
但是晦涩比凌乱好。
命名空间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让我们做更多这方面的工作!
最小的惊喜才是最好的惊喜。
虽然特殊情况应该服从于通用规则,
但是实用性比可读性好。
在编写代码时,
应该优先考虑可读性。
即使这是在一个被强制延后执行的语言中也是如此。
如果一段代码看起来太聪明,那么它一定是错误的。
虽然简单比复杂好,
但是复杂比凌乱好。
读取代码的扁平文本比执行它更有价值。
假如你把过程和数据分开,
你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在面对两种同样可读性的选项时,
更短的更加好。
虽然特殊情况应该服从于通用规则,
但是实用性比可读性好。
在面对两种同样可读性的选项时,
更一般的更加好。
虽然简单比复杂好,
但是复杂比凌乱好。
在设计中展现出你的激情,
但不要过分。
记住,有时候不够好也是足够好的。
当你在给变量命名时,
应该避免像 i 和 j 这样的名字。
用描述性的变量名来替代。
用模块化来解决每个问题。
还有最后,记住,这一切都是相对于某一时刻而言的。
这首诗揭示了 Python 的设计哲学,即 Python 应该简单、易用、可扩展、可移植,并且具有面向对象的特性。这些原则在 Python 的设计和开发中一直得到了贯彻和体现,使得 Python 成为了一种非常受欢迎和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
除了上述这些设计理念外,Python 作者在这首诗中还表达了以下几点:
- Python 应该是一种易于阅读和理解的语言。
- Python 应该是一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语言。
- Python 应该是一种能够随着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语言。
- Python 应该是一种能够让程序员享受编程乐趣的语言。
Guido van Rossum 的这首诗,不仅是对 Python 设计理念的阐述,也体现了 Python 作者对编程的热情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