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夜望月诗的意思?

首页

15夜望月诗的意思?

十五夜望月诗的真实背景

十五夜望月诗是唐朝诗人张九龄所作,原作的题目是《望月怀古》,该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公元726年,张九龄贬谪荆州时所作。当时,张九龄因得罪了唐玄宗,被贬谪到荆州,在中秋节的晚上,他独自一人登上城楼,遥望明月,感怀身世,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的思想感情

十五夜望月诗表现了作者在中秋之夜的思乡情绪和对人生的感悟。诗的首联“中秋逢月色,金波散世界”,描绘了中秋之夜皎洁的月光普照大地,到处都充满了金色的波光,烘托出一种清冷而又美丽的意境。颔联“何处不飞镜,应谁分饼饵”,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中秋之夜,无论是哪里,都会看到圆圆的月亮,但却没有亲人陪伴,无法分享月饼的美味。

颈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写出了作者虽然身在荆州,但仍与远方的亲人共享同一轮明月,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故乡的向往。尾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写出了作者在中秋之夜独处他乡的寂寞和孤寂,思念亲人的感情更加强烈,彻夜难眠。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故乡的热爱,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思乡诗。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