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中。这首诗写诗人在寒食节的所感所思,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起源于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相传介子推是晋文公的臣子,在晋文公逃亡期间,介子推曾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给晋文公充饥。晋文公即位后,多次邀请介子推做官,但都被介子推拒绝了。晋文公派人去请介子推,但介子推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出来。没想到,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和他的母亲都死在了火中。晋文公悲痛万分,下令每年寒食节禁火三天,以纪念介子推。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写出了寒食节期间,春风吹过,花瓣飞舞的美景。但诗人却无心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因为他想到了已经逝去的亲人。
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写出了寒食节期间,东风吹拂,柳条倾斜的景象。诗人看到这幅景象,又想到了自己已经逝去的亲人。
第三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写出了寒食节期间,宫中传出蜡烛的光芒,轻烟散入五侯之家。诗人看到这幅景象,又想到了自己已经逝去的亲人。
第四句“诗人亦欲焚纸钱,点点梅花落满衣”,写出了诗人也在寒食节期间焚烧纸钱,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期间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流露出诗人的悲伤和忧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亲人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