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马诗》《石灰吟》的意思?

首页

《马诗》《石灰吟》的意思?

《马诗》

《马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马诗》

骅骝嘶风北海秋,气吞万里霜芒眸。

画骨雕鞍促繮急,铜鞮岂用跨邯郸。

曾为霍去病战伐,旌旗所向风电摧。

铁衣冷欲穿心骨,太白将军夜披霜。

少游四隙不敢辞,坐令苍生出涕垂。

但令功名成竹帛,将以遗臭走京师。

诗歌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避乱成都。759年,杜甫离成都,溯江而上,欲往投正在凤翔的郭子仪,途经兴州(今陕西略阳),感慨万千,写下了《马诗》。

诗歌含义

《石灰吟》

《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歌背景

于谦1407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官兵部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1449年,瓦剌军队大举入侵,他率明军奋勇抵抗,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封少保,进兵部尚书。1450年,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于谦力主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是为景泰帝。景泰帝即位后,以于谦为兵部尚书兼户部侍郎,总督军务。于谦在朝,忠正刚直,嫉恶如仇,深受人民拥戴。1457年,景泰帝听信谗言,以谋反罪将他逮捕,并处死。

诗歌含义

第一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比喻石灰的制作过程。石灰石开采自深山,经过千锤万凿,才能变成石灰。这句诗也暗喻了于谦自己坎坷的仕途经历。

第二句:“烈火焚烧若等闲”比喻石灰的烧制过程。石灰石在烈火中焚烧,却无畏无惧,这句诗也表现了于谦刚正不阿、视死如归的坚贞气节。

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写出石灰在烈火中焚烧,最终化为粉末,也不畏惧。这句诗表现了于谦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第四句:“要留清白在人间”写出石灰在焚烧后,留下的只有清白的石灰粉。这句诗表现了于谦一心为国,廉洁奉公,死后也依然要留得清白名声的愿望。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