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公元754年在泰山安贫乐道的时期的所作,用来抒发诗人对泰山壮丽景色和崇高精神的赞美之情。
《望岳》一诗共四句,分别是: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岱宗”是指泰山,又称“东岳”,是中国五岳之首。
“岱宗夫如何”是诗人发出的一个感叹句,他仰望泰山,惊叹于泰山的雄伟和壮丽。
“齐鲁”是泰山所在的地区,泛指山东省。
“青未了”是指泰山的青翠连绵不断,看不到尽头。
“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是天地造化之杰作,汇聚了天地之灵气。
“阴阳割昏晓”是说泰山的山势高耸,将日、月、星、辰分割开来,划分了早晚和昼夜。
总的来说,《望岳》诗题的意思是:泰山是巍峨壮丽的,山势连绵,看不到尽头。它是天地造化之杰作,雄伟壮观,令人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