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全诗如下:
翠柏阴中过午凉,绿芜墙角久风光。茫茫空翠惟残暑,淡淡芳菲怯晚阳。
这首诗写的是夏日午后的景色。诗人走在翠柏林中,荫凉宜人。墙角的绿草在微风中摇曳,生机勃勃。诗人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空翠,残暑渐渐消退。淡淡的芳香在晚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清幽。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午后的一个平常的场景,但是诗人却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个场景描绘得生动传神,让人感受到夏日午后的美好和宁静。
朱熹(1130年9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号晦庵,谥号文公,世称朱文公,婺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南宋理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诗人、教育家、闽学派的开山鼻祖。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儒家经典的研究和传播。他认为,儒家经典是圣贤之言,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他主张“格物致知”,认为只有通过对事物的深入了解,才能真正理解儒家经典的含义。
朱熹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被尊为“朱子”,他的学说被后人称为“朱子学”。朱子学成为宋代以后儒家思想的主流,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