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竹石》一诗的意思?

首页

《竹石》一诗的意思?

《竹石》创作背景

《竹石》是元朝诗人郑思肖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作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九月,元朝平定南宋,郑思肖逃居钱塘江畔。郑思肖幼承家学,通经史,好赋诗,与文天祥交友甚厚。他从小立志抗元,不愿投降,宁愿隐居山中,终身不娶。

《竹石》注释

嫩寒:初春时节的寒意。

竹:竹子,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有坚贞不屈的品格,常被用来象征君子的气节。

石:石头,中国传统文化中,石头有坚硬不屈的品格,常被用来象征坚强的意志。

咬定:紧紧地咬住,形容竹子紧紧地抓住石头,不屈服于风雪。

千磨:形容风雪对竹子和石头的摧残。

还坚劲:仍然坚强有力。

任尔:任凭你,指风雪。

千钧:形容风雪的威力极大。

依然健:依然强壮健壮。

《竹石》译文

初春时节的寒意里,竹子紧紧地抓住石头,任凭风雪的摧残,依然坚强有力。风雪的力量再大,也无法撼动竹子和石头的意志。

《竹石》赏析

《竹石》这首诗,借竹石咏志,抒发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矢志不渝的抗元决心。诗中以拟人化的手法写竹石,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品质,使竹石成为诗人精神的化身。

首联“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两句,写竹子的坚韧挺拔,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竹子根植于破败的岩石中,任凭风吹雨打,依然屹立不倒。这正是诗人坚贞不屈气节的体现。

颔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两句,写石头的坚硬不屈,不惧风雪侵袭的精神。石头经历千磨万击,依然坚韧,任凭风从哪个方向吹来,也无法撼动它。这正是诗人矢志不渝抗元决心的体现。

颈联“竹石相依互为伴,岁寒后凋独自荣”两句,写竹石相依为伴,在岁寒之时独自盛开的景象。竹子和石头相互依赖,相扶相持,在风雪中依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这正是诗人与人民相依为命,共同抗元的决心。

尾联“梅须逊我三分白,雪却输他一段香”两句,写竹石比梅更白,比雪更香。梅花虽然清雅高洁,但不如竹子的坚贞不屈;雪花虽然洁白无瑕,但不如竹石的香味浓郁。这正是诗人自负自强的精神。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