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与元稹为诗坛好友,白诗落拓深于元,元诗微婉存于白。元稹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贬江陵士曹参军。元和四年(809 年)二月,白居易由忠州刺史调任杭州刺史,途经江陵,与元稹重逢,小住数日,三月十六日依依惜别。白居易写了这首诗送元稹东下。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干尽橘花。
闲愁最苦是多事,多事最苦是别离。
南浦凄凄别,西风淡淡香。
莫嫌诗卷多,我寄忧愁与。
君:指元稹。姑苏:指苏州。
河干:河边。橘花:一种白色的花,香气浓郁。
闲愁:闲暇时产生的愁绪。多事:事情繁多。
西风:秋风,也指离愁别绪。
莫嫌:不要嫌弃。诗卷:诗词集子。
我:白居易。忧愁:指元稹的离愁别绪。
第一联“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干尽橘花。”这两句写元稹到苏州后的景象。姑苏,即苏州,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苏州是江南水乡,民居枕河而居,河岸上橘树成林,花香淡淡,这是一幅优美的江南风光图。
到苏州后,元稹暂住在城西的西园。元稹在《答乐天书》中写道:“西园绝好。隙地引渠为池,竹木翳翳,四面花竹夹水,甚有幽致。”
第二联“闲愁最苦是多事,多事最苦是别离。”这两句写闲愁别离之苦。闲愁,指闲暇时产生的愁绪。多事,指事情繁多。别离,指分别离散。
“闲愁最苦是多事”:闲暇时,人最容易产生愁绪,而当事情繁多时,人就无暇顾及愁绪了。闲愁,不如事情繁多时的好解决。
“多事最苦是别离”:当事情繁多时,人们可以忙于应付,但当面临离别时,人们却无法避免心中的苦楚。多事,不如绝情时的绝情。
这是一种人生体验,也道出了元稹的心声。
第三联“南浦凄凄别,西风淡淡香。”这两句写元稹与白居易在南浦话别的场景。南浦,这里指江陵南边的长江边。凄凄,形容秋风萧瑟,令人凄凉。淡淡,形容西风轻柔,令人伤怀。
“南浦凄凄别”:南浦,江边,盛产一种叫“南浦竹”的竹子。这是一种很清香的竹子,用来制作杯子和笛子,所以,南浦别离,也是一个“清香”的别离,这一个“清香”,也是伤怀。
“西风淡淡香”:西风,十月的风,它带着一点凉意,因为它的里面全部是萧瑟的秋意。
这两个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离别的气氛。
第四联“莫嫌诗卷多,我寄忧愁与。”这两句写白居易赠诗给元稹,以寄托自己的忧愁。诗卷,诗词集子。
“莫嫌诗卷多”:尽管我的诗写得很多,请你不要嫌烦。
“我寄忧愁与”:我把我的忧愁都寄托在这本诗卷里了。
白居易希望通过这首诗,让元稹感受到自己的忧愁和对他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