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是汉乐府《杂曲歌辞》中的一首诗,原诗为: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救危厄。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出门东向看,但见黄河浊且浅。河水虽浊且浅,河边犹有垂杨。垂杨百余株,青青夹道生。
出谷口,但见白骨蔽平原。草木皆枯悴,万户荡为尘。白骨蔽中野,归鸦无栖处。边风起兮云飞扬,威虏将军上楼望。方酣战兮士卒疲,冲冠一怒为红颜。
挥剑决浮云,诸将排闼进。誓杀单于报天子,宁为百夫死,不做一书生。
白马篇是汉乐府杂曲歌辞中的一首诗歌,创作于汉武帝时期。当时,匈奴经常侵犯汉朝边境,汉武帝多次派兵出击,但收效甚微。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领十万骑兵出征匈奴。卫青采用“奇袭”战术,长途奔袭,一举击败了匈奴军队,并俘虏了匈奴单于的妻子和儿子。白马篇就是卫青出征匈奴的胜利凯歌。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救危厄。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这首诗描写了卫青率领骑兵出征匈奴的壮观景象。卫青的战马装饰着金色的马具,飞驰在西北的边疆。卫青是幽并之地(今河北、山西一带)的游侠儿,年少时就离开家乡,仗剑江湖,救危扶困。卫青接到汉武帝的诏令,立即辞别父母,连夜赶到黄河边,集结军队。卫青一路上只听见黄河水奔腾的声音,却听不到父母的呼唤。
出谷口,但见白骨蔽平原。草木皆枯悴,万户荡为尘。白骨蔽中野,归鸦无栖处。边风起兮云飞扬,威虏将军上楼望。方酣战兮士卒疲,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首诗描写了匈奴侵犯边境造成的惨烈景象。诗中说,卫青率领骑兵出谷口,只见平原上尸骨遍野,草木枯萎,万户人家化为尘埃。白骨遍布旷野,归鸦无处栖息。边风呼啸,卷起飞扬的尘土,威虏将军卫青登上高楼,观看战场上的厮杀。士兵们在激烈的战斗中已经疲惫不堪,但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亲人,他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挥剑决浮云,诸将排闼进。誓杀单于报天子,宁为百夫死,不做一书生。
白马篇是以白马为名的乐府诗,这首诗歌颂了汉武帝时期卫青出征匈奴的胜利,卫青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率领汉军多次击败了匈奴军队,保卫了汉朝的边疆安全。白马篇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史诗,在汉乐府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